加入收藏| 设为首页| English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信息资讯 >> 学术报告
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的神经心理学证据

讲座人:杨波

主持人:刘宣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时间:2018年5月14日下午14:00-16:00

地点:恕园7-200座报告厅

主办单位: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

个人简介:

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教授、刑法学犯罪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,刑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。社会学院心理学实验室主任,心理学学科带头人。兼任司法部“循证矫正的理论与实践”领导小组成员及核心专家,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及“药物滥用与犯罪心理学分会”会长,中国社会心理学会“司法心理学”专业委员会主任等。

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行为的神经心理机制、成瘾行为心理学、循证矫正、神经法学等。

主要成果有专著《中国人的人格结构》、《人格与成瘾》、《毒品成瘾与心理康复》,主编《人格心理学》、《犯罪心理学》(两本)《循正矫正在中国的实践探索》等,译著《罪犯心理咨询》、《犯罪心理学》、《犯罪行为心理学》等,在被SCI收录和《中国科学》、《心理科学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。

专著《中国人的人格结构》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,教材《人格心理学》获北京市精品教材。

主要内容:

反社会人格障碍(ASPD)的核心是对他人权力的漠视和侵犯,存在外显的反社会行为。ASPD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.2% ~ 3.3%,但在监狱、强戒所等矫正机构的成年男性中,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高达70%以上。精神变态(PPD)是一种表现在人际关系、情感、生活方式、反社会特质和行为方面的人格障碍。ASPD的患者中,仅有20%~50%的个体同时满足PPD的诊断。研究比较了两种人格障碍的异同,介绍把ASPD视作一种神经发育障碍(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)的研究进展,以及课题组近年来有关ASPD及PPD与犯罪关联的神经心理学研究。

关键词:ASPD PPD 神经发育障碍


【来源: 日期:2018-05-11 09:08:38 点击:138